8月2日,在湖北省武穴市童司牌節(jié)制閘,烈日下,一位身材瘦小、步履輕盈的老人正站在節(jié)制閘巡查。
這位老人名叫郭水生,從1982年開始在這里看守節(jié)制閘,一守就是30多年。老人說,他今年64歲,這是從他記事以來,60年第一次見到節(jié)制閘開閘讓太白湖的水倒灌到武山湖,以往也沒見過“一江春水向西流”,這真是一場“龍江頌”,不簡單呀!
口口相傳、經久不衰的《龍江頌》(樣板戲)講述的是,1963年,福建東南沿海地區(qū)遇到特大旱災,縣委召開了抗旱動員大會,大會決定在龍江村修筑一條攔河大壩,用龍江水解救旱田。龍江大隊黨支部書記江水英堅決執(zhí)行縣委指示,為了支持抗旱,龍江大隊不惜損失300畝高產田,并放棄一窯磚的副業(yè)收入。這種犧牲自己、顧全大局的“龍江”風格曾被人們廣為傳頌。
在抗擊今年特大洪水中,當接到兄弟縣出現險情,請求支援的消息后,武穴市委、市政府和武穴市防指堅決執(zhí)行黃岡市委、市政府和黃岡市防指及黃岡市“三湖”聯(lián)防指揮部的決策部署,在自身防汛抗災壓力很大的情況下,顧全大局,勇于擔當,毫不遲疑,第一時間組織人力、物力、財力,伸出援助之手,演繹了一場新時期的“龍江頌”。
即刻行動:星夜兼程連續(xù)馳援黃梅災區(qū)
7月17日凌晨3時10分,黃梅縣考田河下游西湖電站100米地段突發(fā)潰口,數萬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105國道等國家交通干線面臨重大威脅。
在防汛中,黃梅縣和武穴市共守一個太白湖區(qū),黃梅縣考田河下游突發(fā)潰口,牽動著武穴市廣大干群的心。
接到險情報告后,武穴市委、市政府和該市防指高度重視黃梅縣考田河的潰口搶險支援工作。武穴市委書記、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政委郝勝勇,武穴市市長、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長李新橋緊急會商,第一時間發(fā)出指令——火速通知武穴童司牌閘緊急關閘,阻止武山湖水下泄,減輕太白湖黃梅防區(qū)的搶險壓力。并委派在太白湖武穴防區(qū)負責的武穴市委副書記、市防指副政委劉斌帶隊緊急增援黃梅。
17日上午,劉斌帶領在武穴執(zhí)行搶險任務的1000余名官兵,一路急行軍,快速抵達黃梅縣濯港鎮(zhèn),參加構筑第二道防線。
駐點武穴指導該市防汛抗災工作的黃岡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王立兵也緊急抵達黃梅縣考田河的潰口搶險現場指導搶險工作。
一邊派出力量支援搶險,一邊籌集物資增援。7月17日,武穴市在自身防汛物資十分緊張的情況下,連夜籌集24.3萬條防汛編織袋,緊急運往黃梅縣考田河潰口搶險現場,支援該縣考田河潰口搶險工作。
“三湖”聯(lián)防,風雨同行。在開展?jié)⒖诙驴趶偷虊沃?,黃梅縣需要大量運輸車輛和塊石,得知這一情況后,武穴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指迅速組織籌備。夜幕中,武穴市黨員干部和愛心企業(yè)的員工,連續(xù)奮戰(zhàn),將塊石料裝滿一輛輛大卡車,整裝待發(fā)。
7月20日上午8時許,在武穴市委書記郝勝勇、市委副書記劉斌的帶領下,滿載著砂石料的抗災救災車隊,整齊有序從武穴市出發(fā),趕赴黃梅災區(qū)。
據了解,這次由武穴市委、市政府組織,武穴市國土局牽頭,公安交警、交通及愛心企業(yè)共同參與的愛心車隊由110輛大型運輸車組成,每輛車上均載著25噸的砂石料,總共裝載塊石料3300噸。
這是7月17日后,武穴市馳援該黃梅災區(qū)的又一次愛心行動。
抵達黃梅受災點后,這些來自武穴市的工作人員和司機,盡管有的只休息幾個小時,但他們不顧疲勞,發(fā)揚連續(xù)作戰(zhàn)的作風,冒著高溫酷暑,按照現場人員的調度,有序的將砂石料下卸到指定地點,這些石料有效地解決了潰口堤壩拓寬加固的燃眉之急。
成功堵口復堤后,黃梅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向武穴發(fā)來感謝信。感謝信稱,“貴市發(fā)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極大地鼓舞了100余萬黃梅人民戰(zhàn)勝洪災、重建家的信心和決心!”
火速增援:為浠水成功排險贏得寶貴時間
7月22日上午,浠水縣長江干堤散花團林岸段江堤出現崩岸險情,搶險需要大量塊石。
當天上午11時20分,黃岡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致電武穴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迅速調集石料,支援浠水搶險。”又一場支援兄弟縣防汛搶險的戰(zhàn)斗打響了。
接到指令后,武穴市委書記、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政委郝勝勇,武穴市市長、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長李新橋第一時間下令,要求以市國土局為牽頭單位的工作專班,迅速開展備料、裝運工作,并特批汛期要求停工的石料廠臨時開工,緊急開采裝運。
當日下午15時許,在武穴市委常委、市委辦公室主任高維鵬的帶領下,滿載著砂石料的抗災救災車隊,整齊有序從武穴市區(qū)出發(fā),緊急趕赴浠水縣散花鎮(zhèn)。這支由武穴市委、市政府組織,該市國土局牽頭,公安交警、及愛心企業(yè)共同參與的搶險車隊由156輛大型運輸車組成,每輛車上均載著30噸的拋江石塊,總共裝載砂石料5000余噸。
在運送途中,有四輛車發(fā)生了爆胎,高溫下,司機們將車開到應急車道,他們躺在墊子上,就地展開維修,一個個汗流浹背,身上的衣服濕透了,沒有一個人叫累。維修好后,他們來不急吃上一口方便面填填肚子,又開始一路飛奔急趕。
經過長途急馳,當日下午18時許,武穴救援車隊順利抵達浠水縣散花鎮(zhèn),司機和工作人員們來不及片刻休息,在簡單的吃了點盒飯后,又投入到緊張的下卸石塊工作中。由于受地理現狀限制,搶險現場每次只允許30輛大型車輛進入,其他的司機們只能在當地防指的指揮下,原地待命。
為了幫助浠水搶險贏得時間,武穴市運送石料的市委辦、政府辦及交警、國土等部門和單位的工作人員,不顧高溫,不顧饑餓,現場協(xié)助當地干部搶筑船舶靠岸轉運石料平臺。經過1個小時的戰(zhàn)斗,兩座船舶靠岸轉運石料平臺搶筑完畢,加快了轉運速度,大大縮短了石料轉運至搶險現場的時間,為崩窩成功搶險脫險贏得了寶貴時間。在現場指揮物資轉運的浠水縣委領導感激地說,“武穴人防汛搶險有經驗,不怕疲勞,連續(xù)作戰(zhàn),無私援助的精神,讓我們感動!” 至7月23日的凌晨5時,5000余噸拋江石塊全部下卸到指定地點,為浠水縣長江干堤散花團林岸段江堤出現崩岸險情得以順利排除,贏得了寶貴時間。
大局為重:歷史上第一次同時開啟一閘一站
8月2日,武穴市防辦:工作人員正在忙著統(tǒng)計數據,自7月25日20時,武穴市童司牌節(jié)制閘開閘將太白湖水倒灌至武山湖以來,官橋西泵站已單機運行179小時,1074臺時,累計排水量達3222萬立方米。
“官橋西泵站排的是太白湖的水。”數據顯示,7月25日晚20時,太白湖水位16.88米,到8月2日早上8時,太白湖的水位為16.68米,下降0.20米。這表明,官橋西泵站啟排后,大大緩解了下游太白湖黃梅防區(qū)的防汛及其排澇救災的壓力。
據了解,官橋泵站機電設備和水工設施自入汛開機以來,連續(xù)運行時間是泵站改造以后連續(xù)運行時間最長一年,也成為官橋泵站自1974年建站以來設備連續(xù)運行時間最長的一年,排水量是建站以來歷史排水量最多的一年,歷史排水最多的年份是1999年,排水量為1.2598億立方米。
自6月28日開機時起至今止,累計歷時開機天數33天,單機累計運行792小時,6臺機組累計運行4752臺時,共計排水量為1.4256億立方米。泵站機組和設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鏡頭切換到7月25日晚,在武穴市童司牌節(jié)制閘,聽說要開閘放水倒灌武山湖再排入長江,附近的村民早早等候在這里,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20時整,隨著黃岡市委副書記、市“三湖”地區(qū)及西隔堤防汛分指揮部指揮長劉海軍按下電閘按鈕,童司牌節(jié)制閘的兩個閘門及武穴官橋西泵站同時開啟。這標志著黃岡市“三湖”地區(qū)“統(tǒng)一調度,三湖聯(lián)防,三閘調控,三站聯(lián)排”的目標順利實現,也表明黃岡市“三湖”地區(qū)及西隔堤防汛分指揮部東水西調、返水入江方案正式實施。
隨著閘門的打開,太白湖的滾滾洪流傾泄而出,以每秒20立方米的流量經過官橋大港流向武山湖,再由官橋電排站起排,以每秒51立方米的流量排入百米港。這也是武穴市為黃岡市“三湖”聯(lián)防工作作出的一次新的歷史性的貢獻。
黃岡市委副書記劉海軍對武穴人民所作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武穴市一閘一站同時開啟,體現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在大災面前守望相助的傳統(tǒng)美德,體現了睦鄰友好的人間大愛,體現了武穴黨員干部的堅強黨性。”
人文相親、山水相依、休戚相關、榮辱與共。7月30日,黃梅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給武穴市防指發(fā)來感謝信——
“7月23日以來,我縣全面實施北水南調工程和災后重建工作,貴市克服重重困難,實施東水西調工程,確保官橋西泵站開足馬力持續(xù)滿負荷排水入江,主動開啟童司牌閘降低太白湖水位,緩解了我縣防汛壓力,為我縣奪取防汛抗災的全面勝利創(chuàng)造了條件,贏得了主動!”
風雨為銘,江河作證!在“98+”特大洪澇面前,武穴人以真情和擔當,詮釋了人間大愛,以無私和奉獻,彰顯了大愛武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