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 ,歡迎您來到邯鄲之窗! 
?資訊 視頻 文化 科技 體育 娛樂 旅游 原創(chuàng) 財經(jīng) 美食 分類 人才招聘 汽車 建材家居 房產(chǎn) 返回首頁

定陵3000件文物重返地下 明神宗龍袍部分布料碳化

來源:北京日報編輯:張大大2015-11-21 09:30:48
分享:


 

  59年前,明十三陵定陵地下玄宮開啟,出土了3000余件隨葬品,包括金器、銀器、玉器和絲織物等。今年,隨著十三陵新建地下文物庫房啟用,這3000余件珍貴文物又重新回到地下。

  昨天,記者從十三陵特區(qū)辦事處了解到,截至11月18日,文物的搬家工作已經(jīng)基本完成。挪移到地下的文物全部在恒溫、恒濕的環(huán)境中保存,困擾十三陵多年的文物保存難題基本得到解決。

  新庫房面積增3倍

  十三陵新建地下文物庫位于定陵前的文物展廳附近,和曾經(jīng)的老庫房相距不過20米。庫房分地上一層,地下兩層,總建筑面積2435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積1850平方米(文物存放面積770平方米)。

  昨天上午,經(jīng)過嚴格的檢查、登記程序,記者一行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進入地下庫房,樓道里充溢著濃郁的樟木氣息。

  “和老庫房相比,面積增加了近3倍。”十三陵特區(qū)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老的文物庫房建于上世紀60年代,至今已有50多年。老庫房位于地上,僅200多平方米,眾多珍貴藏品無法分門別類擺放。并且老庫房設施老舊,不具備恒溫、恒濕保存條件,絲織品等文物的老化現(xiàn)象嚴重。

  新庫房于2009年動工營建,2012年正式完工。新庫房不僅面積增大了,配備的消防、安防和空調設施也很先進。“中央空調可以保證恒溫、恒濕;消防用的是氮氣,滅火時可保證不弄濕文物”。

  另外,新庫房具有防震功能,并且可以通過音頻、視頻、紅外等設施,對庫房里的動向進行24小時監(jiān)控。

  一件龍袍得要6人來搬

  順著樓梯來到文物庫地下二層,其中有一間庫房專門用于存放絲織品。十三陵特區(qū)文物保管部部長宋磊介紹,1956年至1958年,考古工作者對定陵地下宮殿進行考古挖掘,共出土地下文物3000余件,其中絲織品600多件,包括明神宗生前穿過的龍袍、著名的女衣——百子衣等。

  穿過3道安全門,就是庫房的所在。房間里并排放著3組大立柜,每組立柜從上到下有10個寬達兩米的大抽屜。每個抽屜上都有標簽,說明存放的是哪件文物。工作人員打開其中一層抽屜,一件400年前曾被明神宗朱翊鈞穿過的暗黃色龍袍,呈現(xiàn)在記者眼前。

  這件龍袍平鋪在抽屜里的白色宣紙上,胸前用金線繡制的游龍圖案完整保留著,但衣襟、袖口等位置,很多布料已經(jīng)脫落、碳化,成了碎片、碎屑。袍子上還有明顯的被折疊過的痕跡。

  隨后,工作人員又打開另一層抽屜,同樣是一件龍袍,顏色稍淺,衣襟上有明顯裂紋,一側的袖子已經(jīng)殘缺不全。

  “這類絲織品最難保存。”宋磊介紹,文物剛出土時因為接觸空氣,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嚴重的碳化現(xiàn)象。在后來幾十年的存放中,由于空間狹小,很多都被折疊在了一起,加劇了文物的老化。此次,新文物庫設立了5個絲織品庫房,用專門定制的大抽屜將所有絲織品平鋪擺放。每個抽屜下都有專門的樟木隔板,用于防蟲。庫房溫度恒定在20攝氏度左右,濕度在50%到55%之間。

  所有絲織品中,最難搬運的是龍袍。工作人員介紹,龍袍的兩只袖子平攤開來,有兩米多寬,并且衣服上有很多殘片,稍不留心就會有損壞。搬運時,得先把衣服平整地鋪在一張擱板上,再將擱板從老文物庫運送到新文物庫,最后將擱板上的龍袍一點點挪移到專門存放的抽屜里。整個過程需要6個人參與,像這類大件的絲織品文物一天也只能搬運兩三件而已。

  特制“囊匣”為文物護體

  除絲織品外,定陵出土的還有大量金器、玉器、瓷器等。對于這類文物的存放,十三陵為它們量身定制了“囊匣”。

  “囊匣”其實是一個個藍色的緞面方盒,盒子框架材料為三合板,內部為特制海綿和棉花,并依據(jù)每個文物尺寸、形狀塑形,“文物放進去完全吻合,不會隨便移動。即便從30米高的地方摔下來也不會受影響。”工作人員介紹。

  在文物庫地下一層的器物庫房,工作人員打開其中一個“囊匣”,里面擺放著一支“喜慶萬年”鎏金銀簪,簪子上鑲嵌的紅藍寶石,以及“慶萬年”三個金字璀璨、發(fā)亮,看起來十分精美。“有了囊匣護體,文物存放更安全,保存壽命也會延長。”宋磊介紹,現(xiàn)在辦事處已經(jīng)定制了1700多個不同規(guī)格的囊匣。放置于囊匣中的文物,未經(jīng)批準,不允許隨意取出,以盡量減少與外界的接觸。

  十三陵特區(qū)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地下文物庫于2012年建成。此后,特區(qū)花了兩年半的時間籌備文物搬家事宜,包括文物登記,文物柜架的設計、制作和安裝,文物囊匣的測量、制作等等。今年3月27日,文物搬家工作正式啟動,到11月18日基本完成,歷時7個多月。從文物清點、拍照、包裝、裝箱、運輸、拆箱、分類到完成上架,每一件文物的搬運都要經(jīng)歷至少6個環(huán)節(jié)。

  除館藏文物大搬家外,原先散落在各陵區(qū)的石碑、石刻、木質及琉璃等建筑構件2000余件,也集中移到思陵院中。至此,十三陵文物搬家工作暫時告一段落。

相關文章
資訊 視頻 文化 科技 體育 娛樂 旅游 原創(chuàng) 財經(jīng) 美食 分類 人才招聘 汽車 建材家居 房產(chǎn) 返回首頁 視頻

地址:邯鄲市水院北路甲23號 客服熱線:400-707-4888 經(jīng)營許可證:030030號
邯鄲之窗  m.rhsculpture.com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在線交流
文明辦網(wǎng)文明上網(wǎng)舉報電話:010-82615762 通信管理局ICP證:冀B2-20080045 冀ICP備12015509號-4

Top